风传花信,人勤春早,荣信钢铁一派大干快干的火热作业景象。开工伊始,河北荣信钢铁有限公司领导王鹏翔带队检查生产作业、设备正常运行、料场运输等环节安全风险隐患,他强调,要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“三管三必须”原则,真正将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转化为“事事心中有底”的行动力,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荣信高质量发展。
在能源动力总厂、制氧总厂,检查组重点查看了能源介质管理、特定种类设备、电气线路、消防设施及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。安全环保处王建军强调,各单位要通过体系化、制度化手段,明确岗位责任人,压实安全主体责任,对生产车间、储能装置、项目现场等进行常态化风险摸排,不遗漏任何一个风险点;强化动火、有限空间、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,规范特殊作业审批,作业前做全面安全风险辨识分析和安全性能条件确认,做好全过程现场监护,确保万无一失。
在炼铁厂、炼钢厂,检查组重点查看了高炉转炉等关键设备、煤气设备设施、生产作业环节及安全制度落实情况。安全环保处王建军强调,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福祉,事关企业未来的发展大局,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。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,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察觉缺陷、科学分析问题、有效解决实际问题,在重大风险治理、压实安全责任等方面要精准发力、持续用力,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。
在原料厂,检查组重点查看了皮带通廊和设备正常运行情况。安全环保处王建军强调,要坚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,紧盯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,持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;注重细节,从细微处抓起,全面梳理排查重大风险隐患点和危险源,不断的提高本质安全水平。要加强相关方和外来人员管理,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。要重视基层安全文化建设,开好班前会,抓好安全培训,提升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管控能力,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。
安全,是广大干部职员生命的坚固屏障,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坚固基石,更是对干部职员家属的庄严承诺。荣信钢铁摒弃粗放式管理,用精益视角审视安全管理工作,以追求卓越的态度、持续优化的流程、全方面提升的效能,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、发挥实效。
公司坚持“安全精益管理”,通过签订安全管理承诺书、召开安全会议、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等手段,提高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。自醒、自查、自纠安全管理漏洞,针对违规违章操作行为始终保持“零容忍、零放纵”的态度。在安全监督实施中,抓日常、树典型、破难点多达千余项。精益管理理念的融入,为安全管理工作注入了“精准、高效、持续改进”的基因,在外委外建单位现场安全等方面完成自主改善10余项,节约相关联的费用约97万元,创效约20万元。
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安全管理与精益管理的坚实支撑。公司层面一系列制度章程、政策标准相继出台,为安全管理工作划定了清晰的边界。针对违规违章的外委外建单位做约谈,提供明确的制度标准。生产单位、外委外建单位以此为遵循,结合自己实际,构建起一套科学严谨、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。
安全管理制度涵盖安全生产责任制、安全操作规程、安全培训教育、应急救援预案等方面,明确了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,规范生产操作流程,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。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、在于落实,公司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,建立严格的考核奖励惩罚机制,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零容忍,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
创新管理手段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互联网等新技术为安全管理与精益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。公司将安全监控视频转接至环保大厅,实时监测,实现智能化透明式管理。建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,实时采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安全数据,利用数据分析模型进行风险预警,实现安全风险隐患的早发现、早处置、早改善。
加强队伍建设。人才是安全管理与精益管理的第一资源,公司推进全员学制度、懂制度、用制度,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培训、职业病危害培训、安全宣传活动、安全知识竞赛等,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,增强职工安全管理的责任感、义务感、归属感。目前,每周日常隐患整改平均率直线%,形成了全员参与、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安全环保处积极做出响应各级政府、企业内部的制度条例与管理机制,对生产单位实施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的全方位监管。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,察觉缺陷责令限期整改,严惩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,形成有力的监管威慑。同时配合政府监督管理,针对专家发现的各类问题,全面查漏补缺、深化提升,确保整治到位。支持与鼓励干部职员广泛参与安全风险隐患监督,畅通举报渠道,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,形成安全监管、职工自律、全员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。
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、驱动之双轮。河北荣信钢铁有限公司将坚持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,构建常态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,对人的不安全行为、物的不安全状态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动态辨别和精准管控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、成灾之前。重拳整治、坚决打击安全生产顽瘴痼疾、盲区盲点,确保安全生产形势长期稳定可控,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安全发展的根本利益,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!